强直性脊柱炎能否治好 关键在于治疗方法是否对症
强直性脊柱炎是什么病?强直性脊柱炎(AS)属风湿病范畴,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它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不仅引发腰背疼痛,病情发展严重可使椎间盘、关节突出及椎间各韧带都会发生骨化,造成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致使活动功能受限,甚至终生残疾,同时并发眼、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3—45岁人群,男性约占70%。在我国患病率为0.3%左右,全国大约有400多万人罹患此病。
强直性脊柱炎早中期治疗是能完全治好
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就相当于被判死刑,所以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丧失了治疗信心。其实强直性脊柱炎在早中期阶段骨质尚未完全钙化,关节尚未完全融合、粘连,脊柱尚未完全强直时是可以完全彻底治好的,且治疗费用低,治疗周期短。当然,虽说早中期的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能彻底治好的,但是盲目药物治疗或其他的不恰当的治疗都不会得到有效治疗。
传统治疗 只治其一 忽略其次
传统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采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益赛普、类克等)+止痛药+康复锻炼”为主,须不知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有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和危害都有别于其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所以说强直性脊柱炎不单是简单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其有别于其他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变形、驼背等是由于关节附着点“无菌性炎症”刺激骨质导致的。因此,强直性脊柱炎还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理解误区,治疗只针对免疫系统调节,这也是传统治疗的“只治其一,忽略其次”。
彻底治好难点在于关节附着点无菌性炎症的清除
强直性脊柱炎的最终危害是致残、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结局是由于关节附着点无菌性炎症没有得到清除,导致无菌性的炎症不断的侵蚀骨质或关节所致。随着无菌性炎症不断的增生增厚,形成骨桥、关节融合、粘连,从而丧失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词是在于如何彻底的清除关节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而不是用药物调节自身免疫系统。
“小分子微创技术”作为上海强直性脊柱炎科研诊疗总院强直性脊柱炎特色研发成果以及国家卫生部唯一指定荣获国家专利技术的称号,弥补了传统用药物不能清除关节附着点炎症的空白,将不能治好转化为能彻底治好。
强直性脊柱炎“病在关节,根在免疫”
小分子微创技术:用第三方受体获得性免疫,从病根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小分子微创技术”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病在关节,根在免疫”的病症病理,通过第三方受体获得性免疫,直接诱导和修复紊乱的免疫系统;再利用小分子活性肽对“无菌性”炎症的高溶性,可迅速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从根本上一次性彻底治好强直性脊柱炎。
该治疗方法自在上海强直性脊柱炎科研诊疗总院临床应用以来,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使上万例处于不同病变程度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功恢复健康。“小分子微创技术”的应用,彻底打破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历史格局,再次提高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愈率。
国家专利“小分子微创技术”获卫生部全面推广 CCTV2、CCTV4权威报道
经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卫生部临床推广证实,“小分子微创技术”俨然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最佳选择。“小分子微创技术”的成功是基于从动物骨骼提取的小分子活性肽的天然属性。“小分子微创技术”是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利用激光合体针,经皮穿刺无菌介入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利用小分子活性肽对关节附着点炎症的高溶解性,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炎性物质,此外,这种天然活性肽对已受损的骨质骨细胞能进行修复和复制,恢复正常功能。临床上已帮助17万余例患者重组幸福家庭。
【著名影星蔡少芬受益小分子微创技术】
受益于“小分子微创技术”的香港著名影星蔡少芬携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国内十余家强直性脊柱炎专科医院举办的“蔡少芬小分子微创技术健康中国梦基金援助”于2014年10月20日正式启动,用于资助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致贫的患者,在小分子微创技术指定医院申请。
【CCTV2跟踪报道‘小分子微创技术’】
【小分子微创技术受益者感言】
1、腰肌萎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表现为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伴有僵硬感,呈间歇性和反复发作,并伴随腰背疼,腰部运动受限,出现腰肌萎缩。
2、眼损害。眼损害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以急性前葡萄膜炎和急性虹膜炎多见,也可发生急性结膜炎,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也可发生视力障碍。
3、肾脏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泌尿生殖系统。一般见于病情高度活动和伴有外周关节受累的患者。近来国外报导肾脏受累发生率为4.3%-21.4%不等。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还可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除肾损害外,还有报告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比正凡人群多见。
咨询电话:021-68389599
医生QQ:1830678899